在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多達成人的4倍!兒童用藥安全令人堪憂。3500多種常用藥僅60種兒童專用,我國每年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
為何嬰幼兒用藥安全受到威脅?
第一個原因就是兒童藥品的研發成本接近成人藥的兩倍,研發風險大,而且兒童藥生產的廠家較少,加上絕大多數父母不愿意將自己的孩子作為臨床受試者,這也加大了臨床試驗的難度,導致兒童藥品研發的積極性不高,很多疾病患兒無藥可用,或者成人藥兒童用,從而增加了兒童用藥安全的風險。
第二個原因就是一些傳統的、經典的好藥,它的劑型都是散劑,但是因為口味苦,孩子大多不愿意吃,而且有些需要用水混合,也不方便給孩子服用。
第三個原因就是家長對于嬰幼兒用藥意識不足,缺乏常識,不知道怎么給孩子安全用藥。
雨媽講解
嬰幼兒用藥小常識
給寶寶用藥時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年齡階段以及不同生理特點。比如說,小兒特別是新生兒和嬰幼兒各系統器官功能不健全,肝臟對藥物的解毒作用與腎臟對藥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因而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以常用的抗菌藥物為例:
氨基糖苷類因耳毒性及腎毒性不宜長期使用;
四環素類8歲以下兒童禁用;
喹諾酮類18歲以下不宜使用;
在服用磺胺類藥物期間,由于磺胺類藥物可致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再生障礙性貧血,應定期檢查周圍血象變化。由于新生兒和兒童多見腦性核黃疸,因此,此類藥物禁用于新生兒及2月齡以下嬰兒。
對于抗真菌藥物:
酮康唑不宜用于2歲以下兒童;
氟康唑不推薦用于6個月以下嬰兒;
伊曲康唑不推薦用于兒童患者;
伏立康唑不推薦用于2歲以下兒童患者;
卡泊芬凈不推薦用于18歲以下兒童。
嬰幼兒喂藥的原則
不同階段的給藥途徑也很講究:
①對于新生兒(0-28天),靜脈注射藥效相對更可靠,肌內注射和皮下注射吸收較差,且不穩定。值得注意的是:滴眼劑、滴鼻劑等會因透皮吸收過多引起不良反應!口服藥物吸收差異較大!
②對于嬰幼兒,給藥宜用液體制劑,應注意用藥劑量和給藥方式。
③對于危重患兒,靜脈注射用藥可以迅速起效。
特別提醒
1歲以內的寶寶有部分仍有生理性反流,即吃奶后容易吐奶。對于這樣的寶寶喂藥后注意要豎抱,避免寶寶把藥吐出后、再嗆入氣管。喂藥后至少要觀察10分鐘。
很多家長都吐槽說給1-2歲的寶寶喂藥最難,他們不像“小時候”那么乖了,但又沒有大到可以和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他們乖乖吃藥的地步。這時許多家長就會網購一些所謂的喂藥“利器”,如針筒、喂藥器。
雨媽在這里要提醒各位粑粑麻麻,使用這些“利器”喂藥可以,但要一定要注意藥物推送要慢,年齡越小的寶寶吞咽速度越慢,藥物推送時就要更慢,否則寶寶很可能會因為吞咽不及時而吐出藥物或引起嗆咳。
如何讓寶寶輕松吃藥
1
條件反射法
通常半歲以內的小寶寶味覺發育不夠完善,對各種味道(包括苦味在內)并不敏感,給寶寶喂藥可用小勺子或滴管將藥液順利送入寶寶口中。如果不順利,可考慮條件反射法,就是近距離的吹氣使寶寶產生張嘴、吞咽等系列條件反射,然后家長便可利用這些反射時機,將藥匙或滴管輕輕放入寶寶口中,但是要注意安全。
2
投其所好法
寶寶的味覺發育逐漸完善后,對苦、澀或有異味的藥物會比較敏感,寶寶吃過一匙苦藥之后是不肯再吃的。為了避免因藥物的味道而影響服藥,爸媽最好在藥品選擇上就早做準備,選用味道好的兒科用藥如甜的糖漿、有水果味的咀嚼片或含片等,讓寶寶能順利吃藥達到治療的目的。
3
榜樣引導法
對一歲以上稍微大一點的寶寶,有了一定的思維和理解能力,我們用一個鮮活的榜樣,讓榜樣帶給他無窮的力量,這樣的方式通常會取得一定的效果。你還可以說:“沒關系的,這個藥是有點苦,但是媽媽都不怕,來,先看媽媽吃一點了?!蹦闵踔量梢宰约合葒L一點,做出或者享受或者有點痛苦的夸張表情,幫助寶寶克服心理障礙,讓寶寶明白吃藥不僅是可以讓身體早日恢復,還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勇敢、受人喜歡的人。
4
趣味吸引法
搬出寶寶最喜歡的玩具,然后假借XX生病了,告訴孩子只有吃藥XX才能好起來,讓我們一起幫助XX身體早日康復起來。
其實就是通過孩子的善良與同情心,在這樣充滿童趣的語言里,把寶寶的感受描述出來,讓寶寶的想法因此生產積極的變化。
謠言
真相
謠言:
“掛水(使用抗生素)寶寶才好的快!”
“抗生素堅決不能給孩子用?!?/span>
自行診斷用藥、小兒酌減用成人藥!
真相:
1、給寶寶吃的藥:必須要用兒童專用藥,不可酌減用成人藥;
2、不要給寶寶吃的藥:禁止使用的茵梔黃注射液、可能導致耳聾的抗生素、不要用利巴韋林治療手足口病、6歲以下兒童不建議吃鎮咳藥、6歲以下兒童不建議吃復方感冒藥;
3、要在醫生指導下安全用藥,不可自行用藥。
給寶寶吃的藥:
必須要用兒童專用藥!
兒童的生理病理特點與成人有很大的區別,很多家長把成人用藥常識套用在兒童身上,或是簡單的“按年齡酌減劑量”的方式給寶寶服用,這會給寶寶未發育的身體造成極大危害。
兒童并不是成人的縮小版,體重可能只有成人的一半,可是他們的肝、腎的解毒和排泄以及血腦屏障功能均不成熟,對許多藥物的代謝、排泄和耐受性差,即便給予一半的藥物劑量,依然可能對臟器造成損傷。
目前在我國,只有60多種屬于兒童專用藥物,不是隨便什么藥都可以給寶寶使用!目前在臨床上、藥店,有很多還在遵照將成人的劑量減半給兒童使用,請學了科普知識的媽媽,對這些堅決說不!
不要給寶寶吃的藥:
這些藥已經明確建議不要給寶寶用!
1、茵梔黃注射液:
8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修訂茵梔黃注射液的正式公告:新生兒/嬰幼兒/兒童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其實,茵梔黃口服液/顆粒也建議不要使用。因為茵梔黃毒副作用(不良反應)難以評估,治療效果并沒有證實,還會導致寶寶腹瀉。
2、可能導致耳聾的抗生素:
抗生素不可濫用,具有耳毒性的抗生素,將有可能導致寶寶永久性的聽力喪失,更不可以用。第一種是氨基苷類抗生素,包括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小諾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另外一種是非氨基苷類的抗生素,包括潔霉素和紅霉素。
3、千萬不可再濫用的利巴韋林:
在中國,利巴韋林被廣泛用于普通感冒、手足口病、輪狀病毒性腸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因為利巴韋林俗稱“病毒唑”,曾被認為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F在隨著研究發現,利巴韋林毒性大、效果有限代價高,不建議常規使用。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利巴韋林的使用有嚴格規定,應用范圍很窄,必須在全面評估治療效果和風險后才可嘗試使用,也僅限口服和噴霧。
備孕女性請注意:利巴韋林這個藥明確致畸,吃了藥之后建議半年以后再備孕。
4、六歲以下的兒童盡量不要用鎮咳藥:
鎮咳藥作用有限,基本沒有什么幫助,副作用大,尤其對小年齡段的寶寶,不要用鎮咳藥??人员旧砭褪菣C體的防御性反射,可以清除氣道由于感染引起的過多分泌物,用鎮咳藥(通常含有可待因或右美沙芬)后分泌物更不容易排出。
美國FDA就規定不要給6歲以下的寶寶用感冒藥,就算是6歲以上,也盡量少用。
1歲以上寶寶咳嗽也可以喝蜂蜜,有痰的咳嗽,用藥選化痰而不選止咳??人詤柡τ绊懰?,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霧化治療。
5、六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復方感冒藥
出于兒童用藥安全考慮,不要給6歲以下的兒童使用復方感冒藥。
因為復方感冒藥里的某些成分,例如偽麻黃堿對小于6歲、特別是2歲以下寶寶的安全性的擔憂,西方國家近幾年強調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不要用復方感冒藥來治療感冒和咳嗽,盡量用單一成分的藥物,如退熱藥。
要在醫生指導下安全用藥,
不可自行用藥
1、“掛水”危險系數高,切不可自行要求醫生給寶寶掛水治療
寶寶生病,家人往往反應過度,可以稱得上“小題大做”。很多父母、祖父母見寶寶生病就著急忙慌反復跑醫院,一天不好就心情急切的要求醫生“給掛水”,以為這樣可以立即見效。
輸液和其他給藥途徑相比,危險系數要大的多,更容易發生輸液反應,或引發各種臟器損傷,甚至造成終身殘疾,嚴重者還可導致死亡。家長切不可不據病情強行要求醫生為寶寶進行輸液治療。
2、不可自行買藥、尋秘方治療
寶寶生病不要反應過度要求醫生用藥,那能不能自行到藥店配藥呢?或根據朋友、鄰居或者網上的建議,尋找一個秘方自己就給寶寶治療了?
不可以。
寶寶生病,應找專業、靠譜的醫生。如果醫生的專業知識沒有更新,可以換醫生,但是不能自行給予診斷,也不可盲目聽從朋友建議。
小于3個月的寶寶生病一定要先帶寶寶看醫生,小寶寶生病癥狀不是很典型,有時連醫生都難判斷寶寶疾病情況,且小寶寶疾病進展比較迅速,應及時看醫生。
【觀點】
寶寶為什么吃那么多藥?
1、因為“寶寶吃藥,家長得安慰?!?/span>
這是家長病了,得治。
2、給寶寶看病的醫生該學習了,得換。
寶寶要不要吃藥,聽誰的?
1、必須聽專業的、靠譜的醫生的。
2、科普知識不能代替專業判斷,寶寶病了得看醫生。
媽媽需要學習護理用藥常識,但寶寶生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安全用藥,不可以自行用藥。